乐清拼团购房120群(224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39人申请入群

乐清房地产,房产过户给子女新规下哪种方法更省钱。

发布时间: 2020-07-07 14:37:44

来源: 房知家

分类: 房产百科

544次浏览


乐清房地产交易,乐清新楼盘,乐清二手房交易,房产过户给子女,新规下2种方法更省钱,业内:连个税都不用交

对一个家庭来说,最值钱的资产是什么?

这个问题搁20年前问,很多人会回答说是“三大件”,比如电视机、洗衣机、彩电。

10年前问这个问题,很多人会回答是“存折”、“银行存款”。

现在再问,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:房子。

2019年,房地产年销售面积是17亿平米,按100平米一套房来算,相当于每年卖出去1700万套房。

按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的说法,现在房地产总市值65万亿美金,相当于450万亿人民币。我们一年的GDP是90万亿,所以房地产现在的市值相当于GDP的5倍。

因此,对一个家庭来说,房产的传承,关系到一代人财富的得失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

但是,不少人在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是,父母名下的房产,想过户给子女,该生前办还是离世后办?如何对子女更有利?怎么过户才能省钱?

首先,我们先讲一下房产过户的三种形式。

1,继承过户。

房屋继承的手续最简单,费用收的也最少。

按规定,继承房产只需交纳280元的登记费,没有其他任何税费,但前提条件是只有被继承人死亡,法定继承人才有权获得房屋的所有权。

注意,继承过户房产,只有在父母离世后才能办理,在世时是不能办的。

一般来说,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,如果父母生前没有留有遗嘱,就要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办理,到公证处公证书,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,要到生前所在单位(或者居委会、村委会)开法定继承人证明。

2,赠与过户。

从字面意思来理解,房屋赠与,就是“你愿意给,我愿意收”。

按照规定,把房子无偿赠与子女,不需要缴个税,但需要缴纳3%的契税,并且赠与双方还都要缴纳0.05%的印花税,以及一定数额的公证费。

照此计算,房子过户给子女,需要交纳3%的契税,还有总价0.05的印花税,以及数额很小的公证费就行了。

因此,从费用角度来说,继承过户方式的费用也很低,相比继承只多了契税和印花税,可以忽略不计。

3,买卖交易过户。

用买卖交易的方式把房子给子女,相当于子女变成了房屋“买方”。

3.jpg

 

 

这种方式需按正常房屋买卖流程进行,要缴纳的税费包括契税、个税等。

一般的流程是:带上身份证、户口簿、结婚证、房产证,到房管局办理转移登记,需要交契税1%( 购买90平以下的)或1.5%(90平到140平)或3%(二套房),另有交易手续费、登记费、抵押登记费(如有贷款)、配图费等。

如果房子满两年,不管是不是名下唯一的住房,只能免增值税,契税、个人所得税还要缴纳。

如果房子产证满五年,还是唯一住房的话,那么增值税和个税都会免去,只需要交契税就行。

说完了过户方式,我们再谈谈房产过户的新规定。

从去年9月份开始,根据财政部、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《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》,其中谈到了房产继承、赠与如何收税的问题。

这份公告将一部分原来按“其他所得”征税的项目,调整为按照“偶然所得”项目征税,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,是“偶然所得”,缴纳20%税率,从9月1日起实施。

也就是说,新规定中,继承房产或者父母将房产送给子女,子女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。

这样来看的话,新规下,父母把房子过户给子女,2个方法更划算,连个税都不用交。

第一种办法:房产赠与,不管房龄多少,只需交契税,费用低廉,生前就能办。

第二种办法:如果是“满五唯一”的房子,房屋买卖也只需交契税,不用交增值税和个税。

虽然“房产继承”的方式费用最低,但由于是离世后才能办理,牵涉到遗嘱、家庭、亲戚、兄弟姐妹的复杂关系,远不如在世时把事情办妥当能让人放心。

有一点还要特别注意:房产给子女后,他们有没有打算转卖?

如果子女打算转卖房子,而且房子不是“产权满5年,家庭唯一”的住房,就会缴纳20%的个人所得税。

因为子女接受赠与房产时的成本为0,相当于要足额计算房屋差价,再次交易时要缴纳差价的20%,对一套百万以上的房子来说,动辄就是几万乃至十几万的费用。

 

 

责任编辑: yueqingbj1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